Previous Next

「阿基以前一直開車都無事,沒想到在此公司工作一年多就出意外,永遠沒法回家……」日前在葵涌一建築地盤遭挖泥機和泥頭車夾斃的泥頭車司機潘肇基,與年邁父母同住,是一家經濟之柱,其離世令滿頭白髮的母親悲慟之餘,亦要面對經濟困境,仁愛堂與《星島日報》合辦的「仁間有愛應急錢計劃」迅速捐出2萬元,以解燃眉之急。

男死者被夾斃於兩車之間。fb:馬路的事討論區
男死者被夾斃於兩車之間。fb:馬路的事討論區

「好多謝仁愛堂和《星島日報》的關心!」潘太日前在家中簽收記者送出的20000元善款後,強忍淚水細說與阿基(潘肇基)生活的點點滴滴。

「阿基雖然年過40還未結婚,但他很孝順,平日經常在家陪伴父母吃飯、聊天,很少外出。」現年69歲的潘太表示,兒子自幼喜歡玩遊戲機,長大後亦如是,亦經常與現年74歲的父親喝啤酒聊天,生活雖然平淡,但有愛子經常陪伴,可說樂也融融,然而一場奪命工業意外,令昔日快樂時光永不復再。

潘母早前到殮房認屍,目前兒子的喪事由兩名兒女打點。楊偉亨攝
潘母早前到殮房認屍,目前兒子的喪事由兩名兒女打點。楊偉亨攝

潘太繼續訴說,指兒子每月會給一萬元家用,一家生活尚算安穩,但其突然離世令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我早年與丈夫在屯門置業,省吃儉用養育子女,退休後所剩無幾,僅靠先生每個月一千多元生果金根本難以維生。」她透露,兒子的公司日前給予了恩恤金,得以暫時應付生活開支。

僅靠每月一萬家用維生

雖然暫時不用為三餐發愁,但白頭人送黑頭人的悲痛絕不好受,加上是次工業意外或因安全措施不足等問題而間接導致,故此潘太心中一直有重重疑問,例如為何兒子以往開車一直平安回家,但卻在涉事公司工作一年多便發生意外。潘太哭稱,由於難以承受喪子之痛,喪事已交由兩名兒女打點。

泥頭車司機頭部被夾死亡。
泥頭車司機頭部被夾死亡。
男死者被夾斃於兩車之間。fb:馬路的事討論區
男死者被夾斃於兩車之間。fb:馬路的事討論區
泥頭車司機當場不治。梁國峰攝
泥頭車司機當場不治。梁國峰攝
死者被夾困於挖泥機和泥頭車之間。梁國峰攝
死者被夾困於挖泥機和泥頭車之間。梁國峰攝
警員在挖泥機旁進行調查。梁國峰攝
警員在挖泥機旁進行調查。梁國峰攝
涉事挖泥機。
涉事挖泥機。
涉事挖泥機操作員(左)。梁國峰攝
涉事挖泥機操作員(左)。梁國峰攝
涉事挖泥機操作員(左)。梁國峰攝
涉事挖泥機操作員(左)。梁國峰攝
挖泥機操作員協助警方調查。梁國峰攝
挖泥機操作員協助警方調查。梁國峰攝
當日事發後,死者母親聞噩耗趕到地盤。
當日事發後,死者母親聞噩耗趕到地盤。
當日死者母親聞噩耗趕到地盤。
當日死者母親聞噩耗趕到地盤。

慘劇發生於本月25日早上近10時,42歲泥頭車司機潘肇基開倒車進入葵涌荔崗街11號地盤內,並於一輛挖泥機前停下,之後下車走到泥頭車車尾,其間挖泥機操作員疑不察,控制挖泥機轉動,潘的頭部被夾困在挖泥機與泥頭車之間,救援人員到場證實當場不治。警方將案件列作工業意外,勞工處正全速調查意外成因,並查找有關持責者是否要負上法律責任。  

記者 徐裕民 黃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