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人物/ 持份者

  • 中國及台灣的進、出口產品

時間

  • 最近三年多(2021至今)

地點

  • 中國
  • 台灣

背景認知

2010年簽署ECFA

中台兩岸的交流合作密切,特別在經濟上,近十多年來因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在產品貿易往來方面較以前更多更頻繁。2010年,北京與台灣的馬英九政府簽訂ECFA協議,使數百項台灣商品獲得關稅減讓出口到中國內地,包括鳳梨和石斑魚等多種漁農產品。
最近2至3年,兩岸在貿易上不太順利,互相禁制或限制都多,例如:

中國禁台漁農產品

年份  貨品 原因
2021年
  • 肉類
  • 鳳梨、蓮霧、釋迦
  • 有禽流感風險
  • 有介殼蟲
2022年
  • 石斑魚
  • 冰鮮白帶魚
  • 柑橘類水果
  • 茶葉、糕點、酒類、飲品、食用穀物
  • 有孔雀石綠等禁藥
  • 檢出COVID-19
  • 有介殼蟲、農藥超標
  • 註冊資料不完整(1月實施食品註冊規定)
2023年
  • 芒果
  • 驗出有有害生物

 

叫停部分關稅減讓

至於台灣方面,根據中國商務部2023年調查台灣對內地產品設立貿易壁壘一事,顯示台灣禁止中國進口產品有2,455項(調查期間曾至2,509項),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和紡織品,去年初連受歡迎的螺螄粉亦被禁進口,中方確認台灣歧視內地產品入口、實施貿易壁壘,因此中國公布2024年起中止ECFA給予台灣12項石化產品的關稅減讓;外界就此有擔心兩岸會展開貿易戰。

持份者觀點

事件分析

對台灣經濟影響較大

兩岸貿易出口進口均有來有往,不過中國內地人口眾多,實在是個龐大的市場(對世界各地來說都是),台灣跟內地貿易,出口所賺的比進口所花費的多。2022年,台灣對內地出口總值2,381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近四成,並獲取1,500億美元貿易順差(或作貿易盈餘)。
因此,大家可以估計得到,兩岸貿易若出現阻滯,對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會較大。就中國中止12項台灣石化產品關稅優惠,估算單是關稅影響已逾60億美元,人們還擔心骨牌效應,廠商因而要減產,並影響相關行業就業率。

如禁電路產品影響大

近幾年來,兩岸在貿易上互有禁止和限制,每次有相關消息公布,總有人說兩岸貿易戰要開打了,然而情況嚴重嗎?那就要了解所禁止和限制的商品是不是屬於彼此進出口的大宗。大家可以先了解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的統計資料(2023年1至11月,按金額比重排列):

台灣對中國(包括香港)主要出口貨品類別首5項

  1.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
  2.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
  3. 光學等精密儀器
  4. 塑膠及其製品
  5. 有機化學產品

台灣對中國(包括香港)主要進口貨品類別首5項

  1.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
  2.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
  3. 塑膠及其製品
  4. 有機化學產品
  5. 光學等精密儀器

這些貨品包括集成電路、記憶體、液晶裝置等等(資料來源:台灣對中國出口前30大貨品表),假如兩岸互禁或限制以上這些貨品,人們應該會更為擔心。至於漁濃產品的貿易,無論是出口或進口均十大不入。

政治互信上建經貿合作

無論是貿易的限制或放寬,若從政治角度去解讀,許多熟悉兩岸關係的專家和學者們都認為是在向台灣人傳遞一些訊息。以最近內地重新讓台灣石斑魚入口為例,國台辦發言人指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這表明政治互信是兩岸經貿互利的基礎,無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就有困難了。

重點關鍵字

  • #中國市場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貿易壁壘
  • #貿易順差
  • #國台辦
  • #關稅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美美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