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本港銳意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預期未來將舉辦更多文藝活動,惟業界指除演藝及後台人員短缺,連於幕後統籌演出、管理場地及協調藝術家的藝術行政人員亦嚴重缺乏。有相關團體估計,本港藝術行政人員短缺20%,當中中層管理人員已呈「斷層」,加上經費所限無法支付高薪,難以「留人」及吸納新血。有文化評論員指,藝術行政人員如同製作人及藝術家的經理人,盼當局投放更多資源作培訓,長遠有助本港晉升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及盛事之都。 

 每個展覽及演出背後,有賴藝術行政人員統籌協調。
每個展覽及演出背後,有賴藝術行政人員統籌協調。

對藝術行政人員人手短缺情況,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錢敏華有深刻感受,她本身是香港中樂團的行政總監,據她稱,中樂團的藝術行政人員團隊分布不同組別,當中市場部原有6人,現時僅剩一半,而市場部經理離職4年多仍然懸空,更惡劣的是9月將再有2人離職。她稱,過去中樂團整個藝術行政人員團隊有20人,但近年每年要辦40多場音樂會,另加100多場學校音樂會,還有音樂節活動及需出版刊物,團隊雖增至30多人仍捉襟見肘,多個空缺尚待填補。

錢敏華指出,藝術行政人員工作涉獵廣泛,由場地管理、公關宣傳、市場推廣、統籌演出、協調支援台前幕後,到財政管理、制訂合約都包羅其中。她透露,近年多了獨立藝術家及中小藝團,還有商界亦多辦文化演出,都增加對藝術行政人員的需求,帶來競爭。她稱,工作機會增加有利行業發展,但更凸顯人手不足,粗略估計現時全港的藝術行政人員短缺20%。至於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的網站,每年接收800多個藝術團體空缺的招聘廣告。

整體缺2成人 辦活動捉襟見肘

資深藝術行政人員Tim指,近年因演藝及舞台道具製作人員不足,藝團每於演出前後遇上突發情況,均考驗藝術行政人員的協調及「執生」能力。他指,現時藝團遇到兩大難題,首先是具經驗的中層藝術行政人員流失,其次是難聘請新人入行,認為除涉移民因素,藝團經費有限,難出高價「搶人」亦是主因,形成「留不到人,請不到人」的惡性循環。他又指,中樂團屬政府資助的「九大藝團」,資源較充足,藝術行政人員團隊分工精細,但中小型藝團於有限經費下,只能聘用1名藝術行政人員,「一腳踢」肩負所有工作,十分吃力。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亦指,業界的中層管理人員已出現「斷層」。她稱,藝術行政工作頗為瑣碎,工作經驗及人脈均需時間累積,但現時初級藝術行政人員往往入職1至2年後便離職,個別從業員會因興趣及對藝術工作的熱情「撐多2至3年」,但最終可能因家庭及經濟原因而轉工或轉行,中層「斷層」恐成常態,影響行業長遠發展。

陳國慧亦指,過去做市場推廣以印製及派發單張為主,但現時社交媒體發達,「做小編『度橋』出帖文,拍片『吸讚』才能迎合時代需求」,但「小編」的模式亦是時下最流行的推廣方式,因此不少新入行人員摸熟方向後,便遭公關及市場推廣公司挖角。

啟德體育園明年落成啟用,預期本港舉辦連串體育活動,熟悉統籌製作的藝術行政人員料需求更大。
啟德體育園明年落成啟用,預期本港舉辦連串體育活動,熟悉統籌製作的藝術行政人員料需求更大。

「困身」人工低難吸引畢業生

藝團管理層Carrie則留意到,現時不少大學畢業生捨全職長工,傾向彈性較大的「斜槓族」工作模式,從事短期工作或按項目計薪,並以可在家工作及同時兼任多職為目標。然而每年3至4月及暑假都是藝團演出旺季,演期前工作密集,不可請假,甚至要加班工作,坦言這類「困身」的工作對新一代大學畢業生並不吸引。

藝術發展局去年起舉辦「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當中的「藝術行政人員見習計劃」,為近3年內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到藝團見習18個月的機會,並須於見習期内參與最少3個公開項目,而藝發局承擔每名見習生的工資,工資由去年1.64萬元增至今年的1.72萬元。不過,有藝團指因工資低於市價,往往需動用日常經費補貼,以提高薪酬才聘到合適人選。

去年參與配對計劃的中小型藝團負責人Jenny,對旗下見習生表現感滿意,但指見習生於工作上剛熟習,惟明年初合約期屆滿,現正考慮從緊絀的經費撥出資源,續聘其當兼職。她形容,若不續聘,對見習生的生涯規劃及藝團的發展是「雙輸」,希望藝發局日後能延長見習期,留住人才。

Carrie亦指,計劃可暫緩人手問題,但藝團面對另一挑戰是自2009年推行的康文署「場地夥伴計劃」將於明年終結。她指,「場地夥伴計劃」下,場地夥伴可優先預訂場地設施及獲額外宣傳安排等,讓藝團有較固定的演出空間,該計劃的終止恐影響藝團發展。

胡恩威建議引入中年人士,相信他們的社會經驗及溝通技巧可勝任藝術行政人員工作。
胡恩威建議引入中年人士,相信他們的社會經驗及溝通技巧可勝任藝術行政人員工作。

倡投放更多資源作短中長培訓

文化評論人胡恩威是「九大藝團」之一「進念‧二十面體」的聯合藝術總監,該藝團每年獲政府固定資助。他指,香港要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及盛事之都,甚至未來啟德體育園落成,本港將舉辦連串體育活動,熟悉統籌、協調演出製作的藝術行政人員料可大派用場,認為須及早籌謀,加以培養。他稱,在海外國家,資深及頂級的藝術行政人員,可協助建構場地,進行融資工作,甚至擔任藝術家的經理人,協助規劃藝術家的創作及發展路向,惟環顧香港,社會上普遍忽略藝術行政工作的重要性。

胡提到,本港表演場地嚴重不足下,各藝團演出不多而局限發展,亦令藝術行政人員及藝術家缺乏實戰機會。要解決人手及場地不足問題,他建議調整政策重新布局,認為康文署可於轄下公園增設臨時劇場,並開放與藝團申請作表演,認為增加演出有助藝術行政人員吸取經驗,並擴大觀眾層面。另外,他指商界亦可增設劇院表演場地,並以此作為商埸特色,吸引人流。

至於人手方面,胡認為長遠而言,當局須檢討現時大專院校的相關藝術行政課程內容,並由現職藝團工作人員提供意見改善課程。至於中短期措施,希望引入中年人士加以培訓,因為相信他們的社會經驗及溝通技巧會勝任統籌工作,並同時吸納新人,由資源較充足的「九大藝團」協助培訓。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近年積極到大學和中學推廣。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近年積極到大學和中學推廣。

藝術行政人員協會到學校推廣「搶人才」

面對藝術行政人員供應不足,藝團及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想盡辦法,留住現有人才,並到中學及大學「搶人才」。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總經理陳國慧指,演藝評論從業員需經常觀看演出,緊貼潮流脈搏,並定期進修,以豐富評論見識,現時該會會提供資助,鼓勵人員多看演出及進修,協助留下作長遠發展。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錢敏華亦指,藝術行政人員工作繁重,自2018年起,該會舉辦名為《藝術管理指南》的在職培訓課程,涵蓋財務預算、藝術文化法律與網絡營銷等課題,對象包括新入行人士及現有從業員,希望學員於課堂上長知識,亦擴闊人脈。

另一方面,錢敏華亦稱,近年加強向大學及中學推廣藝術行政工作。她指,藝術行政工作涉及統籌協作,與中學及大學時代的學會活動性質相似,希望透過校園推廣,釋除外界認為要對藝術有濃厚興趣才可從事藝術行政的誤解,預早搶人才。

有藝團指,工資追不上市場是藝術行政人員短缺其中一個原因。
有藝團指,工資追不上市場是藝術行政人員短缺其中一個原因。

人才配對計劃見效 有藝團聘首位全職員工

為培育更多藝術行政人才,香港藝術發展局去年推出首屆「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為藝團及大學生提供實習配對,共有56個機構受惠。藝術界指,該計劃對中小型藝團助益甚大,有藝團因而聘用成立14年來的首名全職員工。

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周蕙心稱,該計劃分為「藝術行政人員見習計劃」及「表演藝術及藝術製作人員見習計劃」兩大類,去年首屆計劃提供85個名額,並要求見習生協助今年10月舉辦的「香港演藝博覽」,讓他們吸收籌辦國際活動的經驗,現時所有見習生正參與前期工作。第二屆計劃於今年7月初推出,至上月底獲77個藝團提供139個職位作配對,並獲407位畢業生申請及配對15個職位。

獲77藝團提供供139職位作配對

中小型藝團「藝君子劇團」成立於2010年,除行政總監、藝術總監及項目經理的3位骨幹成員,一直沒有全職職員。去年該劇團參加首屆「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獲資助聘用於外國流行的「戲劇構作」職位。藝術界指,戲劇構作需就創作上為導演、編劇及演員提供資料,並協助行政、公關宣傳及統籌工作,資深的戲劇構作可為劇團推介劇目和發展方向,盼引入此工種為藝團發展帶來新衝擊。

記者:關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