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FemTech(女性科技)市場發展蓬勃,本港初創公司樺盟生物科技(WomenX Biotech)也蓄勢待發。該公司創辦人蔡佩樺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出身,從事婦女疾病研究多年,近年走上創業之路,巧妙結合生物檢測技術與衞生用品,研發出全港首款以經血檢測HPV的衞生巾,讓女性安在家中,也能定期進行非侵入式檢查,及早預防疾病,活得更快樂健康。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組包括超過150種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其中約40種會感染人類生殖器官,部分高風險病毒可引致細胞病變及癌症,例如子宮頸癌、陰道癌及肛門癌等。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HPV每年影響全球300萬名婦女,定期篩檢是預防發病的關鍵,惟目前HPV檢查多屬入侵性,讓部分女性卻步。
全港首創非侵入式檢查
由生物醫學科學家蔡佩樺領軍的初創公司樺盟生物科技(WomenX Biotech),自2020年起在香港進行臨床研究和設計,研發出全港首個通過經血檢測HPV的非入侵性產品,將科研技術加入衞生巾當中,除了希望女性能無痛診斷,同時也宣揚定期檢測的理念,鼓勵女性作早期疾病的篩查,掌控自身健康狀況。
旗下衞生巾品牌LA ROSÉE於上月底推出PadX-HPV,採用能採集並保存生物標記的特別物料,並與私營醫療化驗室新亞生物科技(Pangenia)合作,可從經血樣本中檢測24種HPV病毒。女性只需在月經流量最多的日子使用至少4小時,或當生巾中間長方形位置被經血浸透了一半時,便可取下生巾,密封在提供的密實袋和信封寄回實驗室,3個工作天內將可收到電子測試結果;若呈陽性,檢測者將被轉介至患者支援小組跟進。
蔡佩樺本身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博士,曾於哈佛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她表示,女性往往因擔心檢查過程帶來的不適感、覺得尷尬,以及憂慮檢測工具的清潔性,未作定期篩查,「希望此HPV篩檢的新標準,能讓更多女性以合理的價錢作自主檢測。」
在婦女疾病的研究領域耕耘超過15年,蔡佩樺大部分時間專注於卵巢癌。她指,不少女士的卵巢都有囊泡,部分在經期後反覆出現,其後演變成癌細胞,並擴散至腹膜、肺部和大腸等器官。然而,由於缺乏篩查方式,大多卵巢癌患者於晚期才被診斷,存活率僅約30%。該病的早期檢測是難題,她曾成功拆解某基因在卵巢癌的致病角色,以及其作為卵巢癌檢測的可能性。
親友經歷成創業契機
當年從美國返港後,她先後投身地中海貧血症的診斷,以及研究大腸癌免疫治療。創業的契機源於其親友的經歷,有女親友肚痛發燒,到醫院核查發現因有嚴重細胞及組織潰爛,需摘除生殖系統,手術期間一度大出血,幸終保住性命,「那位親友出院後說,若能及早篩查發現,早點醫治,就不會演變至這麼嚴重。」
另一親友因過去的經歷,難以接受入侵性的婦科檢查,尤其是要面對男醫生,遂向她詢問有否其他可得知個人身體狀況的方式。她翻查資料後發現,目前本港主要的三種檢查方式,包括子宮頸抹片、VIA(醋酸試驗)和陰道鏡檢查,均為入侵性,促使她思考非侵入式的方案。
「要拿到子宮頸的細胞,需要有液體,當時想到經過子宮的液體是經血。」蔡佩樺提到,經血含有子宮頸的生物標記,或能用於婦女病的檢測,「但經血的研究罕見,最初開始時全球只有不到10份相關研究,現在也可能只有20份。」她希望開發出簡單、舒適的自我檢測方案,以提高疾病的早期發現機會。
WomenX的首款產品是隔菌衞生巾。蔡佩樺解釋,經血經過4小時後,所滋生的細菌數量增6000倍,令女性感到痕癢,而有陰道炎或尿道炎的女性,會因而在經期間不斷復發,故採用技術把經血鎖於底層,避免回滲,令衞生巾表層保持乾爽無菌。
自建生產線 缺資險放棄
及後,該公司推出了酸鹼指示護墊,在護墊中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檢測女性陰道分泌物的酸鹼值。女性可當一般護墊作日常使用,留意測試層有否變色,如連續3至5天使用後均呈現紫色或藍色,即提示有機會已患上細菌性陰道炎,應及早求醫。
值得一提的是,WomenX旗下產品均在香港本地生產,她提到,起初考慮採用OEM(代工生產)模式,惟每張定單需要過百萬張衞生巾,最終決定自建生產線,「由買膠水、買料到整體設計,生產後落區與不同經銷商接洽,都是我們一手包辦。」
回顧創業初期,通過科技園Ideation計劃取得10萬元種子基金,但即便如此,她仍面臨資金短缺。她坦言,將資金大量投放在實驗上,「試劑價格高,每次實驗失敗就等於『燒掉』數千元,壓力很大。」此外,由於當時未有實驗室支援,有時她需在家中進行實驗,曾試過打翻神經毒素,亦曾不慎將火水灑在木桌導致起火,驚險萬分。
有些時候她特別想放棄,「究竟應該中止,還是自己花錢繼續下去?」她指,花光了計劃的資金後,自行投資了最少20萬元支撐實驗開支,「申請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必須收集足夠數據,但繼續做下去也未必能入選,那段時間很煎熬。」當時,曾有獵頭公司找她到其他公司工作,條件不錯,但她選擇堅持下去,「雖然艱難,但這些經歷對於創業是很好的鍛煉,因為之後的路上也會遇到類似問題。」
如今達成階段性目標後,蔡佩樺透露,下一步將繼續研究非入侵性的檢測技術,包括卵巢癌篩查,亦有意開發孕婦產前的乙型鏈球菌檢查。
展望未來,蔡佩樺充滿幹勁,「我們的願景是希望賦權(empower)予女性,以最拿手的生物科技開發更多無痛及方便的健康診斷。」她將持續與公眾分享健康知識,並鼓勵年輕科學家勇敢追夢,盼帶動更多科學家和領袖投身行列,「希望世界各地女性變得更健康、更快樂。」
初創資助未到位 人才配對待優化
近年本港大力發展創科,為初創企業提供多項支援,WomenX也從中受惠。然而,蔡佩樺指,當中仍有優化空間。
蔡佩樺以人才配對為例,政府資助初創聘用研發和技術人才,惟不少初創已運作數年,踏入商業化階段,所需人才類型或有轉變,「只有研發人員的團隊能否成功打入市場,仍然是一個疑問。」據知,坊間已有機構推出針對其他類別的人才支援計劃。
產品難「落地」的痛點也尚待解決,她指,雖然政府有再工業化的相關資助,惟初創未必合用,「政府資助以智能生產線為主,但初創更需要一條可靈活調整的中型生產線,這方面相對沒有支援。」她補充,本港缺乏工廠的相關人才,「由開始建廠到運作,到入料、出貨等程序,需要初創自己磨練出來。」
她同時關注報銷流程的速度,指因未有規定處理期限,或需等待9個月至1年才獲報銷,影響企業的現金流,「我認為報銷速度比起資助金額多寡更重要。」
將科研投入生產 讓產品順利「落地」
相比專注技術研發的初創,WomenX早期已將重心放在技術轉化上,投入實際製造流程,掌握相關技術,是產品順利「落地」的關鍵。
蔡佩樺說,「我認為生產製造和研發一樣,需要時間去發展。未有生產線之前,我們做了很多研發工作,但最終都是白忙一場。」
她舉例,如把檢測技術放入護墊正中間,確保不走位,需要反覆嘗試,有生產線可提前測試各個環節並改進,「避免研究完到生產才發現不可行,我們先驗證每個步驟是否可行,一邊試一邊完善生產技術,提升了產品的開發效率。」
記者:林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