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修讀碩士最後的一年,有幸在費城藝術館看到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回顧展。當時年輕,從未看過這麼大型的展覽,對我創作的衝擊十分之大。

基弗是德國畫家、雕塑家,曾師從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與彼得·德雷爾(Peter Dreher)。基弗的作品媒介包括稻草、粉煤灰、黏土、鉛、蟲膠等。猶太詩人保羅.策蘭(Paul Celan)的詩歌也在他的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甫進場,你就會被基弗的超巨型繪畫所震懾。無論是描述德國戰後頹垣敗壁、焦土片片;或是坦克車駛過的痕跡、枯萎中的大禾田、火光熊熊被戰火摧殘中的死亡黑影,無不令你驚心動魄。基弗在作品中大膽反思,直接面對德國慘痛的過去,並提出了許多近代歷史中有禁忌和爭議的問題。納粹是其作品的重要主題,如呼應策蘭名作《死亡賦格》(Todesfuge)的稻草帆布油畫《瑪格麗特》。

此外,他的作品還大量涉及西方歷史文化中的宗教與神話人物,無怪藝術史家將基弗看作是新象徵主義(New symbolism)與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的代表。上世紀70年代橫掃10多年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及普普藝術(Pop art),一時無兩,但往往欠缺內容和只歌頌消費物質文明。在空洞與大眾娛樂之外,突然在80年代出現這位劃破長空的人道主義新星。

德國藝術向來都有極沉重的浪漫主義成分;浪漫主義特色是:反抗現實、反理性、反權威及崇尚自我追求理想。正如美國藝術史學家阿納森(H.H. Arnason)的評價,基弗是「生長於德國第三帝國廢墟中的畫界詩人」。他耕耘着一度被「噤聲」的德國戰後歷史,用更積極的戰鬥姿態,思考在人類生命中時間流逝和反省歷史沉淪的意識。他的作品也因此同時顯現出廢墟的堆砌遺落之美和涅槃重生的震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陳偉邦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前執行委員,資深藝術設計學院高級講師及前校長,香港本土藝術家。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8月22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陳家敏 - 師生同步 藝術傳承|視藝師語

吳崇傑 - 跨學科與普及教育|視藝師語

吳崇傑 - 跨學科與普及教育|視藝師語

梁志芬 - 視藝課上的挫折教育|視藝師語

吳崇傑 - 難得的視藝交流|視藝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