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其中無人駕駛技術已發展得相對成熟,可投入日常生活使用。汽車科技研究中心(APAS)宣布開展「5G自動駕駛於住宅園區的服務試點項目」,下周一(26日)起,兩架自動駕駛穿梭小巴將於元朗錦繡花園內環迴供居民乘坐,路線全長約2.5公里。《星島頭條》記者試坐自動駕駛小巴,車廂空間充裕,雖然車速較人手駕駛時慢,但舒適度有所提升,整體感覺良好。
APAS行政總裁張梓昌表示,希望未來數月通過收集居民意見,提供數據給政府,將來制定香港的自動駕駛發展藍圖。
安全司機待命 隨時人手控制
張梓昌表示,安全是首要任務,今次自動車輛已經在內地及香港完成多項試驗,才來到錦繡花園試行。他介紹,車輛本身有15個不同的感應器,有視像鏡頭、光學雷達,也有毫米波雷達等;車上亦有「安全司機」待命,需要時接管車輛控制權,確保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
他提到,不同於內地採用的左軚自動駕駛,今次試行的自動車是香港常見的右軚;他又指錦繡花園內的場景,與香港普通路面相似,包括有私家車、單車及行人使用,能有效模擬無人駕駛在香港的使用情況。他又提到,園區內的道路有很多減速帶,相關穿梭小巴線路的行車速度本就不會太快,換成自動駕駛後速度相約,加上主行車路段較長較寬敞,適合作為試點。
張梓昌表示,項目獲政府「智慧交通基金」近2,000萬資助,除自動車本身,錦繡花園線路上亦架設有智慧燈柱提供穩定的5G網絡。被問到今次試行車輛僅12座位會否太細,他指車身長度會直接影響駕駛時的安全性和困難度,作為比較開始、比較新的測試,認為採用相對較小的軸距更為適當。
張梓昌透露,團隊還正在開發私家車自動駕駛系統,當中有不同級別,包括完全解放雙手,容許沒有司機的「第五級自動駕駛」;亦有不同企業或巴士公司與團隊初步洽談有關合作。但他重申,智能駕駛在港還在起步階段,應該「一步一步來,不宜走得太快」,又指香港道路情況相對內地而言複雜很多,「因為香港路窄,車多人又多。」他又提到,今次試行小巴限速每小時30公里,為道路和牌照限制,並非其硬件限制。
今次參與試行的兩輛自動駕駛穿梭小巴,分別為12座位及8座位,其中8座位小巴配備一個輪椅位。上車乘客必須緊扣安全帶,座位設有安全帶感應器,偵測乘客是否有正確配戴;今次自動駕駛穿梭小巴行駛時速,限制在每小時30公里內,而營運方冠忠巴士亦已為車輛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
自動駕駛車速較慢
記者隨後試坐12座位的自動穿梭小巴,車上尚算寬敞,冷氣充足行車寧靜,車窗較大採光面夠,不同於小巴常見的兩點式安全帶,所有座位都有3點式安全帶;車廂左前方有螢幕顯示車站、路面情況及車速。
「安全司機」在司機位待命,車上職員介紹,如發生事故及緊急情況,司機踩煞車或扭動軚盤即可人手控制車輛。行程初段由人手駕駛,速度大部分時間落在每小時20公里,但由於錦繡花園路面較多減速帶,人手駕駛時能明顯感受到顛簸;當司機改用自動駕駛後,能感受到平均速度減慢,而由於自動系統會以更慢的速度駛過減速帶,路程相對舒適,整體行車順暢。
職員介紹,當自動駕駛偵測到後方有車輛接近,會減慢速度讓後車超前,實測後發現會減至時速9公里左右。另外,記者感覺到站時,自動駕駛比人手操作更早減速,拖慢靠站速度;但靠站停車位置合適,不會離路邊太近或太遠,而靠站停車開車完全自動化。職員提到,系統雖未能偵測到追趕上車的乘客,但司機見到便能手動開門等候。
可是,途經一個路口時,車輛突然急煞在路口中間,由於記者有緊扣安全帶,能輕鬆承受突如其來的衝擊力。職員解釋,原來是左邊路口有私家車準備轉出大路,後方同時又有車輛嘗試超車,自動系統為安全計決定煞停,等待片刻後方重新啟動。張梓昌亦稱,自動駕駛或人工智能切忌亂估,「唔識行就唔好行」,直言停車是最安全的決定。
難取代職業司機
負責營運的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營運官黃焯添表示,集團希望幫助智能駕駛模式在港發展,又指今次路線在錦繡花園一個封閉式園區內,但同時是一個開放式道路,路上有其他道路使用者,認為依然是個考驗。他指,現時安排在車上的兩位「安全司機」,本身駕駛經驗豐富,亦受過自動駕駛安全訓練,其中一位更曾在機場操作過自動駕駛拖拉車。
被問到自動駕駛技術未來會否取代職業司機,他指暫時看不到可能性,形容自動駕駛比較像是替代方案,例如協助夜間司機或較年長的司機,避免疲勞駕駛等;相信即使會取替,都會是一些較辛苦,難以請人的司機工作,包括礦場、垃圾堆填區司機等。他又提到,現時業界司機短缺嚴重,雖然最近有外勞計劃作短期舒緩,但非長遠之策,因此業界都樂見自動駕駛發展,為解決問題提供新方向。
記者: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