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最近上載中三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公經社科)教材,其中關於性教育部分引起熱議,當中列明學生需要學習拒絕婚前性行為引發熱議,更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有關說法「離地」,促請重新審視相關內容。教育局為此發文反駁否認教材「過時落後」,而「香港性教育未能追上現代社會發展」看法不正確。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及張欣宇為此分別再撰文反擊,指教材內容不現實、籠統地污名化「婚前性行為」,兩人分別認為成年人應該留意與年輕人溝通方法、政府應多聽社會聲音,換位思考。
教育局否認教材「過時落後」
教育局的工作紙中提到,要教導學生避免性衝動,例如約會時「避免性感衣著」、避免過度親密接觸「例如撫摸,接吻」,約會地點可選在鬧市和快餐店,避免在幽靜場所,如果發現自己有性衝動,可以「避開」、「轉移」。
工作紙又舉例說到,如男生與女生獨處一室,女生因天氣熱除下外套只餘下背心,並依偎在男生肩膊,男生「感到興奮,並有些生理反應」,應思考若不控制性衝動的可能後果,「雙方可能會發生性行為、女生可能未婚懷孕,而且與只有15歲的女生發生性行為是刑事罪行」,學生可以作出的選擇包括「立即離開現場」或「一起到運動場打羽毛球等」。
江玉歡:不少年輕人同居不婚或單身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在社交專頁撰文反擊,認為教中學生談戀愛、以免令戀愛影響學業可以有很多方法,要求他們簽承諾函並非最佳方法,用見證人更是不了解年輕人的心態。她直言初中生當然不應有婚前性行為,但當今也有比例不少的年輕人同居不結婚或單身,反問「單面教導他們拒絕婚前性行為是否是現實呢?」
對於局方指中學生不應衣著太性感,又舉例指他們如有衝動時「可以打羽毛球」,江玉歡就認為這些說法「離地」。她指過去的年代不流行露腰、但這些衣著現在是潮流;「打羽毛球」說法更加不實際:「點樣臨急訂場借球拍?」
江玉歡又強調,教育除了要教傳統的道德倫理,亦要兼顧現實及人情,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狀態。而成年人要留意處事的手法及與年輕一代的溝通方法,了解他們的心理,而不是「時代變了,我們就可以變得荒唐」。
張欣宇:污名化「婚前性行為」對女性構成不必要壓力
另一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亦撰文,表示無法認同教育局的聲明,他指教材籠統地提出了「堅拒婚前性行為」說法,已遠遠不限於未成年人範疇,近日社會上有關討論很容易讓人和道德層面的評價產生聯想。
張欣宇認為,籠統地污名化「婚前性行為」反而對教育引導失焦,更有可能對女性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壓力,而無論影視作品還是現實生活,「處女情結」之類的糟粕思維仍大有市場 。他認為今天社會價值觀整體上進步開明來之不易,反問「我們是否要倒轉回去,讓這樣的糟粕思維重新獲得死灰復燃的土壤?」
張欣宇又強調,政府對不同意見有所回應,闡述自己的理據當然是份內事,但實在無需事事「定性」,將之打為「不專業」和「不負責任」:「多聽聽社會上的聲音,虛心換位思考,香港才會更好。」
郭玲麗:有助學生反思責任和後果
註冊教師、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贊同局方加強性教育課程內容,指有助學生反思責任和後果,達至警醒作用。她指,自己以往任教時,本港學校推行性教育往往流於表面,有部分甚至迴避有關課題。但現今網絡資訊豐富,學生自身也能在網上搜尋關於性知識的內容,今時今日性教育不應只教授性知識,更需要深層次探討兩性關係,例如加強男女相處之道、互相尊重的態度和是否有能力承擔責任等。
她又認為,假如性教育教材主要引導學生思考如未能承擔後果則應拒絕,延伸至成年人亦應同樣。而教師專業上可根據課程大綱,按學生的獨特性及需要選取合適教材,以多元方式進行教學,當中更應着重如何深化教學內容,鞏固個人品德價值觀,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謝影雪:唔通個個都鍾意打羽毛球咩
教育局提出「打羽毛球」的例子引發網上熱議,就連港隊羽毛球運動員謝影雪也在社交專頁發帖說道:「個個都約打羽毛球,唔通個個都鍾意打羽毛球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