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郵輪碼頭在疫情後一直未有起色,本應是暑假高峰檔期的8月更僅得兩班郵輪停泊,社會有聲音更形容碼頭商場淪為「死城」。《星島頭條》記者早前在周末下午前往碼頭察看,發現商場十室九空,僅有5間店舖有謍業,除記者外,人流極之稀疏,記者觀察數小時,只有1、2名遊人在商場行逛。
有店舖批評生意較疫情前減少近五成,稱「呢度walk in係無得做嘅,都無人經過嘅」,但亦有運動中心負責人稱一星期開4日都夠「圍皮」,指「暫時搵唔到其他地方比呢度好」。
啟德郵輪碼頭分為登船大堂A及B兩區,商戶主要集中在兩區的2樓及頂層空中花園,記者當日見到兩區共5間店舖謍業。A區有地壺球場地「地壺樂」、B區則有為內地團提供團餐的宴會中心及手信店有開店。至於頂層空中花園涉及4個舖位,但只有親子餐廳營業中。位於G/F出口大堂的找換店,更只會在郵輪靠岸日子開放。
地壺球負責人:人流多寡無損生意 「要玩嘅都會嚟」
地壺球中心負責人李先生表示,「人少有人少做,人多人有多做」,指不依賴商場人流,因該店是全港唯一的玩地壺球場地,「要玩嘅都會嚟」。他續指,店舖設體驗班、賽員班、租借比賽場地等服務,甚至稱「如果我俾多啲新人入嚟打,打比賽啲人會投訴。」
至於店舖經營情況,李先生指出只會在周四至周日開門,店內最多容納72人,計及舖租及「燈油火蠟」營運開支,每月約需數萬元,雖未計及薪酬開支,但稱「都應付到」。
稱交通尚算方便 「暫時搵唔到其他地方比呢度好」
被問及啟德郵輪碼頭是否適合引入更多有獨特特色的運動進駐,他認為「兩睇」,指以往店舖在紅磡交通當然較方便、人流較多,「但問題係鋪租梗係貴......咁你咪同啲地產商打工一樣」。他稱「暫時搵唔到其他地方比呢度好」,加上已增設很多不同公共交通工具,認為交通尚算方便,形容「第一次嚟會投訴,但係第二次嚟就唔會。」又稱「上去仲有維港美景睇添」。
親子餐廳生意較疫前減5成 「遊客落船連間7仔都無」
位於頂層空中花園的親子餐廳當日下午被「包場」,店員阿如表示,現時主要以網上預約的生意為主,「呢度walk in係無得做嘅,都無人經過嘅」,更指生意較疫情前減少近五成。她續稱,受影響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太偏僻、配套不足等,店舖太少沒有足夠吸引力,「你入到嚟都無嘢做......啲遊客一落船,連間7仔都無」。
位於B區的手信店店員指,店舖開業不足一年,客人以內地旅行團為主,因此不關注有否郵輪抵達,亦不會有郵輪客人前來,平日每日約有百餘人購物。
楊永杰:回復原有設計「先可以令碼頭起死回生」
九龍中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指,如啟德郵輪碼頭如非有郵輪停泊「沒有遊客係好正常嘅」,「正常店舖無客都唔會擺個人喺嗰度,燈油火蠟再加人工咁蝕係無可能」。他形容啟德郵輪碼頭的設備不足是「惡性循環」,郵輪來港密度不足導致遊客不多。續指啟德郵輪碼頭本身定位為旅遊中心,但不同設施遭到擱置,包括原定今年運行的單軌列車、水上活動中心等,現時只能單靠郵輪旅客吸引商舖營業,認為需回復郵輪碼頭原有設計「先可以令碼頭起死回生」。被問及如為店舖提供租金寬免能否吸引店舖營業,他不認同,坦言因薪酬成本是營運壓力,沒有足夠生意支持仍會虧損。
至於有聲音指啟德方艙影響郵輪碼頭生意,楊永杰認同,但同時指方艙活化視乎整體規劃,「唔係簡簡單單話邊樣無做、邊樣有做,就可以令郵輪碼頭起死回生」。他指方艙可考慮活化為文創或創業基地,並處理好交通配套,相信對本地旅遊、郵輪乘客均有好處。
江玉歡:提供租金優惠方能吸引商店進駐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形容郵輪碼頭猶如「死城」,很多商舖丟空,仍在經營的店舖只是「吊鹽水」,強調碼頭仍需基本設施,「如果想飲杯咖啡、食下小食、買少少紀念品都要有。」她以外國郵輪碼頭為例,指位置多為市區,甚至在市集旁,「走幾步路就有嘢買」。她強調郵輪碼頭「唔可以無人」,乘坐郵輪最重要是氣氛,「可以喺開航時,向岸上嘅路人揮手」,認為人數稀少會直接影響遊客對城市的觀感。
江玉歡認為如要引入商店進駐郵輪碼頭,須提供租金優惠,但批評政府「反過嚟」,將遊客帶離碼頭,「咁當時駛乜搵咁多建築師、設計師,起個郵輪碼頭咁辛苦,做塊空地咪得。」她又指,碼頭最好可「自給自足」,吸引足夠人流,惟認為以本港現時市道衰弱,「很多商場都好安靜」,吸引人流前往啟德是「不現實」。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