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建造業正步入寒冬期,接連出現多宗地盤欠薪及建築商清盤個案,引發業界關注當局應否檢視輸入外勞政策。有業內人士指,今年上半年私營工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成,釘板、紮鐵工首當其衝,部分工種更「嗌唔起價」,本地工人要減薪一兩成來求職,冀當局凍結輸入外勞。發展局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已審慎將建造業外勞配額定在1.2萬個,較建造業議會估算的空缺更低,但承諾會留意建造業最新人力需求,與由業界及勞工界組成的諮詢委員會保持密切溝通。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季度就業調查,今年5至7月建造業失業率達4.3%,較去年同期4.1%升0.2個百分點,亦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1%,工程量減少的影響浮現,本地工人出現就業困難。不過發展局指,自去年7月推出「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後,至今已處理4輪申請,連同補充勞工計劃早前批出的703個配額,現已批出9,731個輸入勞工配額。獲批配額的包括涉及合資格短缺工種的公營工程合約,以及涉及本地人力供應甚為有限的特殊工種的工程合約。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預計,未來一、兩年不論承建商,分判商,抑或工人的工作量均肯定會再減少。資料圖片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預計,未來一、兩年不論承建商,分判商,抑或工人的工作量均肯定會再減少。資料圖片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指,因不同工程在不同時段需要的工種不同,較難評估外勞對本地工人的影響。資料圖片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指,因不同工程在不同時段需要的工種不同,較難評估外勞對本地工人的影響。資料圖片

確保外勞開足工 本地工人淪替補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表示,從業員工作量減少,與行業工序相關,因去年至今,私營工程量銳減,一般工程及上蓋工程動工通知由去年首半年逾1.5萬宗,跌至今年同期的9,000宗,目前進行釘板、紮鐵、落石屎等前置工序的工人,首當其衝面臨開工不足問題;負責泥水、「風火水電」等後期工程人員,因目前仍趕工,工作量暫穩定,但估計明年亦會受影響。在連鎖效應下,他預計未來一、兩年不論承建商,分判商,抑或工人的工作量均肯定會再減少。

周思傑續指,建造業一般按日薪計算薪酬,本地工人開工時數和薪酬並不穩定,但外勞卻是劃一出月薪,相對比本地工人更穩定。因受輸入外勞條例所限,僱主現時要思考及部署排班,令外勞每月「最少保證24日有工開」,變相令本地工人淪為替工。他指,已收到不少工友反映,冀政府能凍結輸入外勞,嘆部分工種已「嗌唔起價」,本地工人開始要減薪,「建造業受市場影響較大,希望當局盡快聽取業內意見。」

伍新華:應把好關非貿然叫停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指,因不同工程在不同時段需要的工種不同,較難評估外勞對本地工人的影響,「如前期要構建結構工人,中期要基建工程工人,後期要泥水油漆工人,視乎工程進度,有些地方或開工不足,但同時另一些工地卻嚴重缺人。」他認為,不應貿然叫停整個外勞計劃,但認同當局要做好把關,規劃在每個時期輸入的外勞數量。

發展局回覆查詢時指,會加強本地技術工人培訓及招聘工作,推動業界更廣泛使用創新科技提高生產力,減少人力短缺,並強調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申請人需先進行本地招聘證明其未能招聘本地工人,申請始獲考慮;當局亦已審慎地將輸入勞工配額總數的上限定在1.2萬個,低於建造業議會於去年2月發表的預測短缺數字等。對於計劃推行剛滿1年,會否調整配額?局方指會繼續做好審批工作及監察計劃實施情況,並留意建造業最新人力需求。

勞工處指,截至7月31日,獲批輸入的侍應生有3430人,初級廚師有1691人,食品加工工人有613人。資料圖片
勞工處指,截至7月31日,獲批輸入的侍應生有3430人,初級廚師有1691人,食品加工工人有613人。資料圖片

暫放寬餐飲外勞工種 業界憂技術斷層

除建造業外,本港餐飲業亦面臨挑戰。「補充勞工計劃」規定,包括侍應生、初級廚師在内的26個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但為紓緩零售及餐飲服務等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勞工處於去年9月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該項規定,為期2年。勞工處指,截至7月31日,獲批輸入的侍應生有3,430人,初級廚師有1,691人,食品加工工人有613人。

飲食業職工總會副主席余劍雄指,餐飲業工時普遍長達11、12小時,工作繁忙,尤其是廚房和點心兩個需要技術的工種,若不能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恐未來更少人入行,導致技術斷層。他冀當局煞停輸入飲食業的勞工,待巿道復甦才再推行,免加劇本地人就業競爭。

勞工處回覆查詢時表示,一直密切留意「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行情況,會在實行2年期屆滿前,適時檢討計劃的涵蓋範圍及運作。

記者:謝宗英、郭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