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裝零售商UNIQLO與香港理工大學發布《香港消費者可持續時尚認知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香港消費者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認知率為70%,顯示對環境議題有一定程度重視;同時受訪者對回收活動持正面態度,當中包括回收過程簡單(54%)、回收點便捷(45%)及環境整潔有序(44%)。
10人中有1位每年購21件衣物
調查亦分析了香港消費者在衣物購買和處置上的行為習慣,結果顯示每10 位消費者中就有1位每年購買超過21件衣物。約20%消費者更表示,每件衣物的平均穿著次數少於10次;僅超過四成消費者會在3年內保存衣物。
至於衣物閒置或丟棄的主要原因包括損壞(26%)、款式過時(17%)、質量未達預期(15%)、尺寸不適合(14%),以及回收過程不便(10%)。在處置衣物時,消費者最常放入回收箱(25%)、轉贈給家人或朋友(20%)、升級改造成其他用途(17%)、捐贈給慈善機構(14%)、轉賣二手衣物(14%)及當成垃圾直接丟棄(10%)。
回收意願與實際行為存差距
儘管調查中有90%消費者表示參與衣物回收的意願,但環保署2022年統計數字顯示,堆填區每日棄置的廢紡織物每日平均達388公噸,回收率僅為
11%,表明回收意願與實際行為之間存在差距。調查還探討了未參與衣物回收的原因,超過22%受訪者認為回收地點不便、22%認為回收過程繁瑣,20%則對於舊衣回收渠道和措施不夠了解。
消費者盼品牌增回收獎勵
另一方面,消費者普遍認為時裝品牌也應加大努力來推動回收,包括提供購物折扣或現金回饋作為回收獎勵(25%)、與環保組織合作(22%)、提供衣物修補服務(22%),以及加強相關的教育和宣傳活動(17%)。
調查又指,香港消費者的回收行為主要受到內在動機(如樂趣和自我滿足)驅動,而非依賴外在因素(如金錢和他人認可)。因此,若希望進一步推動舊衣回收,社區和各界持份者應提供充足的支持和資源,並加強宣傳,以滿足消費者的回收意向。
該調查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設計,於7月以網絡問卷形式訪問了1,409名不同年齡層和職業的香港消費者,探討消費者對衣物回收的意願與行為誘因,冀藉此鼓勵時尚業界與不同持份者攜手推動可持續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