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施政報告》料著墨推動大灣區醫療,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指,會逐步改革醫療體制,同時發揮香港的醫療優勢,與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建設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跨境醫療在大灣區融合下需求日增,醫衞局早前將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至9間內地醫療及牙科機構;近日亦開放當中6間機構,經授權後使用醫健通檢視港人電子健康紀錄。港府8月亦聯同廣東省及深圳巿政府演練救護車跨境安排,以便未來「點對點」運送病人。
對於如何深化跨境醫療,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創會會長蕭英傑指,長者醫療券開通更多內地醫療機構後,各院用量呈升勢,但主要用家仍是在當地養老港人,「專登北上看醫生者不多。」他認為,若港府能與大灣區政府合作,探討開設港人專用的內地社保申請櫃位,可更方便港人;近年亦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會提供跨境醫保,港府可多鼓勵,「如治療癌症,港人有內地社保也不能完全覆蓋,要靠醫保。」
至於內地能否為本港基層醫療「分流」,李國棟認為在「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下,就近求醫較為合適,「看醫生不是購物,不是求其搵一個看,但做電腦掃描等檢查則無妨。」
議員林哲玄指,港人北上求醫只是「暫時現象」,視作長期方案並不正常,「像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只為方便內地養老長者在生活圈內求醫,不是鼓勵將公帑帶出去。」但他認同將港人電子病歷開放予更多內地醫療機構可用,「簡單如方便病人將香港病歷轉為PDF展示,毋須靠後台對接。」他又建議港府為巿民設個人或家庭醫療儲蓄戶口,共付部分藥物或檢查費用,「目的非收回成本,而是建立病人的責任意識。」
至於跨境救護車,林哲玄相信初期「用家」以港人居多,將來可加強跨境協作,「如某種疾病某地有治療優勢,可經此送往另一地。」另因本港是國際航空樞紐,有航班優勢,若未來有旅客在國內遇險或生病,可經跨境救護車來港再上機返國,「將來用家增加,非單靠政府救護車可承載,私人救護車產業可望發展。」
記者 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