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今(30日)發表《跨越體育界限 共建盛事之都》的政策倡議報告,建議政府從支援申辦及策劃體育賽事、提升體育基礎設施、推廣體育娛樂三方面推動發展,如成立「盛事辦公室」、改建啟德方艙醫院用作體育娛樂場地、修繕康文署大型體育場地等。
基金指政府角色被動 缺系統性策略規劃
基金表示,香港運動員近年來不斷創造歷史,並首次連續兩屆奧運會獲得金牌,社會對香港體育發展的氛圍越加成熟,而隨着啟德體育園即將啟用,以及粵港澳三地將聯合舉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應乘勢而上,以體育盛事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基金指ZB2體育產業化和盛事化密不可分,而體育盛事能夠帶來龐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2024年香港七人欖球賽為例,四成持票人士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並估算能為香港帶來3.2億港元的經濟效益。
建議措施方面,團結基金副總裁水志偉表示,申辦賽事需要和不同部門協調,機構經常面對很多挑戰,如中規模的體育總會缺乏申辦國際級賽事的人才和經驗,難免造成賽事延誤和安排混亂等狀況,無助建立「盛事之都」形象,又指目前政府的角色較被動,缺乏系統性的策略規劃,吸引體育賽事落戶香港,建議政府設立「盛事辦公室」,可從更高層面就盛事的申辦和籌劃進行跨局協調。他又指,「盛事辦公室」可採取更積極主動的角色,就主辦方所需進行安排,包括提供諮詢和配套支援等;又建議當局可策略性地協調不同大型活動,以「體育+文藝+會議展覽」組合推廣。
基金又建議將啟德方艙醫院改為體育娛樂場地,指啟德跑道區末端原被設計為與旅遊業相關的商業、酒店及娛樂地帶和休憩空間。
已有盛事統籌組 霍啟剛:設辦公室可跟業界溝通
身兼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的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表示,每150萬名遊客可帶動0.1%的GDP增長,認為舉辦盛事可推動旅遊業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數據。他指香港體育產業化有民眾基礎,但舉辦賽事的場地要求越來越高,而香港大部分設施在康文署轄下管轄,政府應檢視哪些場館能深化轉型,且國際組織對「體育展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背後需要的硬件和空間設施有一定要求。
他提到啟德體育園基本上「七七八八」完成,現在香港有一個5萬人以上的大場館,政府可做好協調工作,如消費、交通,有助整體旅客體驗,又指全運會結束後協調小組仍可繼續運作,以大灣區名義申辦大型賽事。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表示,隨著啟德體育園落成,香港應乘勢而上,因體育盛事能夠帶來不能忽視的龐大經濟效益,她舉例指巴黎奧運為法國帶來230至310萬名遊客、遊客花費26億歐元,希望香港可舉辦更多刺激經濟、凝聚民心的盛事。
現時已有文體旅局、體育專員、盛事統籌協調組等協助盛事舉行,被問到為何仍建議成立「盛事辦公室」,霍啟剛稱盛事統籌協調組是好開始,協調組成立後活動協調、疏導做得更好,但成立辦公室可和業界及持分者溝通、討論方案,又指「M品牌」無法滿足大型體育盛事需要的資源。他舉例指,世界郵輪錦標賽2025年落戶新加坡,成本約1億美金,如香港需要決定是否舉辦這類型的盛事,成本難以單靠文體旅局批出,因此有必要進行跨部門討論。
記者:曾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