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由即日起至11月17日,舉辦「人工智能促進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創新之旅」展覽,展示人工智能及資訊科技在健康、視覺藝術、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當中,有團隊研發穿戴式人工肌肉及柔性復康機械人,並已成功幫助5名約2至7歲因腦部缺氧或早產而無法站立的小朋友自行站立。
展覽共有33項展品,當中包括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湯啟宇研發的「穿戴式柔性復康機械人:樂希復康手、希望肌、膝關節機械人」,為中風患者、因腦部缺氧或早產導致走路有障礙的小朋友提供治療。
湯啟宇表示,傳統的復康機械人多由電動馬達驅動,或會誤傷小朋友的肌肉;他的團隊則結合柔性機械人與腦機介面技術,開發高效柔性的人工肌肉,患者使用這些機械人時與穿着日常衣物無異。
他續指,人工肌肉模仿人體骨骼肌,並利用氣動形式幫患者肌肉發力,通過為期2至3個月的20堂復康訓練,機械人可幫助患者訓練大腦,提升自主走路及站立的能力。
中文大學由即日起至11月17日,舉辦「人工智能促進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創新之旅」展覽。
展覽共有33項展品。
校長段崇智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翡
「人工智能促進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創新之旅」展覽,展示人工智能及資訊科技在健康、視覺藝術、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
「人工智能促進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創新之旅」的展品
學者冀未來普及使用
此外,這些機械人不僅舒適及安全,還能承受一定重量。湯啟宇提到,「人工外肌肉」的重量僅50克,配合100克的電池氣泵,便能承受20公斤的負荷。
湯啟宇稱,團隊與澳洲及本地機構合作,為5名小朋友進行治療訓練。在完成15堂課後,部分小朋友成功首次自行站立,並可行走幾步。他強調,小朋友在5歲之前肌肉會開始繃緊,因此需要及早進行治療。
問及未來發展,湯啟宇期望這些穿戴式設備能在治療師的協助下普及使用,不僅限於醫院,還能擴展到家庭,惠及更多需要復康的人群,包括肌肉痠痛或筋骨勞損的患者。
記者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