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出爐,各界關心港府有否在兒童福祉及支援上着墨。回顧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兒童的福利和政策,有學者直言部分措施素有推行,而以「安全到健康發展」及「整體到特定群組」兩方面評估,本地兒童政策仍未全面;兒童事務委員會亦欠統籌,反映意見不夠「牙力」。至於發展中央兒童數據資料庫,能令政策制定更有針對性,無奈相關顧問研究早已完成,仍未見進一步推展。有社福界人士指,政策以外,更重要是構建「兒童友善」城市,加強官商民協作,多管齊下為兒童成長護航。
近日「童樂居」虐兒案完成審結,為期5年的全新家庭教育推廣計劃亦於本周一(14日)正式推出,可見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兒童的福利和政策,都有所推展。然而,有關注兒童福祉的學者反映,現有政策並不全面及完整,多方面仍有待加強及補漏。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兒童與家庭福利講座教授陳高凌指,宏觀看兒童福利及政策,應該要有縱向及橫向兩方面,一邊由「安全到健康發展」,如包括防範虐兒、兒童安全及健康成長發展,另一邊則由「整體兒童到針對特定群組」,後者如貧困兒童、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等,是一連串的措施,「現時的政策建議,在縱向及橫向兩方面只有幾點着墨。」他舉例,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法案》只牽涉「舉報」一環,實際上仍有全套「功夫」要做,例如如何預防、舉報後如何處理及防犯虐兒事件再發生等。
多元方式支援SEN學童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劉翀認為,歷年推展的兒童政策,都有針對SEN學童、家庭教育等民生關注的痛點,應持續推進。他舉例,留意到部分學校更關注學童精神健康,更重視學生升小學、升中學的適應,減少催谷,都是好開始。而針對家庭教育,他直言,機構接觸不同類型的家長,了解到單一方法未必可以完全幫助家長,故多元方式教育也很重要,「有些家長需要一對一協助,有些需要朋輩支持,不同群體都需要有針對性的看法,更多元化。」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副教授曾潔雯亦針對多項兒童福利加以闡述。港府今年大幅提高寄養家庭獎勵金,普通照顧由每月約5000元增加至約1.1萬元,緊急照顧則由每月約6600元增加至約1.3萬元,更特别為照顧有特殊學習或照顧需要兒童的寄養家庭提供額外支援。她認為,新世代兒童情況更見複雜,許多寄養小孩都是SEN,上述「額外支援」相當重要,舉例讓寄養家長在公立醫院排「快隊」,減輕其照顧壓力,「父母帶小孩去看精神科,可能都要拉拉扯扯一番,何況是作為『陌生人』的寄養家長呢?」
至於加強照顧SEN學生的支援,曾潔雯直言,政府向來有做,但不同學生有不同需要,校內的調適安排可以做得更好,而非一律「加時考試」解決問題,「如果考生看不清考卷,學校不放大字體,只是加時都沒有用。」她補充,政府亦應加強照顧SEN學生的精神健康。陳高凌指,常說加強照顧SEN學生,卻沒有針對SEN成人的服務,「當SEN學生長大成人,或要等到他們60歲成為長者,才受老人政策照顧;由20多歲至60歲都是『真空狀態』,重回家庭教育的版塊。」他直言,家庭教育不可太虛無,要有針對性。
冀盡快整理數據 知照顧人數
要做好政策,必須有數據支撐,港府早有遠見,優先發展及籌備建立「中央兒童數據資料庫」。相關顧問研究報告去年出爐,提出用10年時間,分兩階段發展成立資料庫,並以「有虐待及疏忽照顧的風險」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兩類兒童作優先處理範疇。
有份撰寫研究報告的陳高凌指,對成立數據庫有好大期望,「各政府部門手上已有相關數據,只要數據互通並整合,政策訂立就可以更具針對性。」但他直言,去年提交報告,已經說要根據意見做先導計劃,惟至今仍然未有進展。曾潔雯也說,政府加強服務,卻較少提及受惠對象的資料,沒有基數,就難以得知服務需求及覆蓋率,並作出評估,「到底是杯水車薪,還是立竿見影?」她形容,現時已更齊備測試不同情況的檢查工具,希望當局盡早整理數據,「有數字才知道政策要照顧多少人。」
2018年起,政府成立常設高層次諮詢組織「兒童事務委員會」,惟身兼前委員的曾潔雯不諱言,委員會反映意見亦長期不夠「牙力」,今年6月換屆後亦欠統籌,「以往委員是各個兒童領域的權威,現時連兒科醫生都沒有!」她又指,委員會原有4個工作小組,現時已縮減至2個(減去負責SEN及研究的小組),相信即使相關工作撥入現有小組架構中,會內討論的時間會更少。
倡按地區提供早期介入服務
劉翀亦指,現時兒童青年福利由不同部門負責,如0至3歲的嬰幼兒服務由衞生署照顧,實際上此階段都要許多社會支援,需要跨部門協作,「盡早介入幫助有需要家庭,可以減少日後醫療及社會服務上的需求。」他建議政府按地區需要,為0至6歲的嬰幼兒成立不同模式的地區兒童館,為嬰幼兒及其家長提供早期介入服務,涵蓋健康、飲食營養、安全環境、育養質素及早期學習等5大範疇,在社區建構普及的嬰幼兒家庭安全網。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家庭及輔導服務總監胡潔婷強調,兒童福祉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用社會去承載下一代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康成長,跟傳統上只提供服務的情況不同。」她比喻,要植物茁壯成長,不是不斷施肥,也要鬆土,而疫後社會充滿壓力,盼推動兒童友善社區,構建理想健康成長的空間,能重塑正面的氛圍,讓兒童和家長都有互相關懷、「唞氣」的地方,亦要加強官商民協作,多管齊下為兒童成長護航。
《舉報虐兒法案》緩衝期 學者倡開展「推行前」研究
現時正值《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法案》生效前的18個月緩衝期。有學者指出,港府需進行大量準備工作,如建立安置受影響兒童的居所、為各受影響專業人士作培訓等,亦建議相關部門開展「推行前研究」,助日後了解情況有否改善。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副教授曾潔雯指,當局必須做好各方配套,例如設立院舍收留疑似受影響兒童、加快個案流轉,甚至招募更多寄養家庭。她續指,人手短缺亦是挑戰,因為法案針對專業人士沒有舉報,不排除各類專家因而離開兒童範疇。她補充,教師及輔導人員也要接受培訓,妥善應對小孩因為坦白受虐、離開家庭而產生的內疚感。
輔導心理學家陳鈺瑜建議,教師、輔導人員和社工接獲兒童通報,可以及早作好準備,了解小孩坦誠受虐後,有否受情緒困擾,「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坦白後是否開心、父母行為是否合適,跟自己是否愛父母並不相關。」她指,屆時兒童或須跟父母分開,相關人員要告訴兒童,任何情況出現都不是他們做錯,通報長遠而言對親子關係都有正面影響,「兒童把感受說出來,某程度上是教導爸媽如何愛惜自己。」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兒童與家庭福利講座教授陳高凌明白,現時要為各專業作培訓,但由事發到立法已經拖拉了幾年,期望日後盡快推行其他措施。他建議有關部門把握良機,在法案通過前做「推行前研究」,及後再做比較研究,了解情況有否改善。
「兒童友善嘉許計劃」 攜食肆建友善用環境餐體驗
全球多個國家倡議建設兒童友善城市,有機構推出「兒童友善嘉許計劃」,鼓勵食肆加入兒童友善元素。
香港正循序漸進構建兒童友善城市,除了加強保護兒童,康文署更推行公共遊樂空間改造計劃,並於屯門設置全港首個共融公園,採納兒童的意見變成真實。然而,不少地方仍有待改進,包括兒童參與政策策劃的權利、公眾對兒童友善的認知等。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今年4月,訪問了14間幼稚園共1531名幼兒班至高班的兒童,並推出全港性「兒童友善嘉許計劃」,於最多受訪兒童(47.8%)關注的「餐廳」着手,與食肆攜手建設兒童友善的用餐環境及體驗。
參與計劃的食肆需要符合最少3個配套條件,包括員工友善對待兒童、有安全的環境,以及提供兒童餐具、餐桌椅、健康的兒童餐、有圖畫的兒童餐單,與兒童消遣用品等。服務處家庭及輔導服務服務總監胡潔婷指,現時有82間食肆參與計劃,希望有更多家庭知道有兒童友善的餐廳,解放兒童外出用膳的限制,期望香港能與世界及國家接軌,趕上兒童友善城市的步伐。
記者:仇凱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