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一直秉持「創建宜居.永續共融」的使命,作為香港的「房屋實驗室」,致力為市民提供高質素、可負擔的居所,以及卓越的物業管理服務。房協不僅在建築科技上不斷創新,更積極推動以人為本的工地文化,關懷工友福祉,優化施工環境,憑藉出色的表現榮獲「頭條No.1創新建築工地文化機構大獎」。
近年,房協積極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在多個項目中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年4月竣工的沙田乙明邨「松悅樓」,是房協首個採用MiC興建的項目,亦是全港首個以鋼製MiC興建的長者房屋。
至於去年11月入伙的洪水橋「樂翹軒I」,為首個採用混凝土MiC興建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亦是全港首個設有預製MiC露台的住宅項目。MiC技術成功將項目的施工時間縮短逾10%,碳排放強度更降低超過三成,反映MiC有助提升效率、工地安全及質量監控,並且符合環保效益,充分體現房協環保與效率兼備的建築理念。
除了建築技術創新,房協亦在工地文化上展現領導力。近年於多個地盤設立MiC多功能辦公室,包括安達臣道R2-4地盤的「W.I.S.E.智安基地」、啟德2B1的「合一盒」、古洞北新發展區項目的「協3箱」,以及元龍街項目的「元瀧聚」。房協亦計劃在未來發展的項目中如土瓜灣馬頭角、明華大廈重建第二期,和洪水橋/厦村第二期引入更多MiC多功能辦公室,全面革新傳統工地形象。這些辦公室設有冷氣休息區、淋浴間,甚至籃球場,為工友提供舒適的用膳與休憩空間,改善工地環境,提升歸屬感與團隊凝聚力。
有別於傳統「用完即棄」的工地設施,MiC多功能辦公室由可重用的「盒仔」組裝而成,環保而且具備靈活性,能夠節省成本及推動可持續發展。此外,房協引入「安全智慧工地系統」,透過中央管理平台實時監察地盤安全,包括人臉識別打卡、AI監控高風險區域等,有效減低意外風險,為工友營造安全、愉快的工作環境。
房協目前正興建14個項目,單是未來5年已可提供逾1.7萬單位,包括出租屋邨、資助出售房屋及專用安置屋邨。此外,粉嶺百和路「長者安居樂」項目將成首個獲政府認證的長者友善樓宇;而啟德「啟點」商場預計2027年開幕,為老中青幼不同年齡層帶來跨代共融的特色商場。
展望未來,房協將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採用建築信息模擬科技提升協作效益,引入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實時監控,以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評估系統,讓發展項目的規劃、興建及長遠使用更符合環保原則。在推動業界發展方面,房協亦持續支持房地產創新科技發展,透過聯同數碼港推出第二期概念驗證計劃,培育初創企業,助力香港成為智慧城市。